7月20日丨信達策略研報指出,之前產能過剩的週期行業(光伏、鋼鐵、化工等)近期開始有所表現,我們認為這種擴散可能是牛市進入中期主升浪的信號。最近的兩次級別較大的牛市中(2013-2015和2019-2021),在牛市初期(2013-2014年初、2019年-2020年初),週期股均明顯跑輸市場,不過到了牛市中後期,週期股明顯開始活躍。
背後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估值,牛市初期,股市增量資金較少,漲幅慢,此時能夠上漲的板塊主要是少部分有產業邏輯有業績的方向(比如13年的TMT、19年的半導體和白酒、過去1年的AI和新消費),但進入牛市中後期,居民資金會增多,大部分行業估值均能有不錯的抬升。週期股因為在牛市初期估值幾乎沒有抬升,所以牛市中期,週期股的估值優勢較為突出,一旦有政策催化或基本面改善,股價跑贏指數的概率較高。
後續可能有兩種演繹方式:1)經濟復甦偏弱,“反內卷”相關政策對供給影響速度較慢,週期等行業盈利並沒有改善,則整體股市可能會演繹類似2014年下半年的牛市,週期股在牛市中期會有1-2個季度不錯的超額收益,但隨後會面臨波動。2)“反內卷”政策對供給改善速度較快,並且需求層面的穩增長政策逐漸見效果,週期基本面改善,則股市整體可能會演繹2020年下半年-2021年的牛市,週期股可能會從牛市中期開始有1年左右的行情。不管哪種情形,1-2個季度內,週期股均有望產生超額收益。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