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傳聲筒」蒂米勞斯周四(17 日)罕見出席公開活動,為美國聯準會(Fed)和聯準會主席鮑爾辯護,並坦言下一任 Fed 主席的工作極其艱難。
作為背景,美國市場周三一度因美國總統川普有意解僱鮑爾的傳聞出現股、匯、債三殺。眼見情況不妙,川普迅速發聲淡化爭端,但也不忘繼續咬住聯準會翻修工程超支發起攻擊。
針對這場鬧劇,蒂米勞斯認為,這件事與聯準會工程款沒有關係,而是川普政府試圖對聯準會施加更多壓力,並在「輿論法庭」(而不是真實的法庭)上取得勝利。本質上這是一種極限施壓。
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學界普遍認為,1970 年代 Fed 主席伯恩斯正是受到外部施壓,在面對重大宏觀環境變化時升息幅度不足,最終放任延續十餘年的嚴重通膨發生。
蒂米勞斯指出,眼下發生的事情不僅是近代聯準會遭遇的最糟糕施壓,也將帶來有史以來最不尋常的 Fed 主席過渡。
他列舉,至少從沃爾克開始,到葛林斯潘、伯南克、葉倫和鮑爾,繼任時都承諾將延續前任政策,維持現有政策風格。
現在有些競爭這個職位的人,卻強調自己與鮑爾完全不同。所以,即便交接發生在鮑爾任期屆滿(2026 年 5 月),依然會是不同尋常的過渡。
蒂米勞斯強調,這也把下一任 Fed 主席置於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他 / 她需要證明自己不只是「聽白宮的話降息」,另一方面聯準會的利率決議是 12 個人投票。如果鮑爾繼任者通過表現強硬贏得這個職位,可能會失去整個委員會的支持,最終成為「聯準會名義主席」。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