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周四 (16 日) 報導,標普全球 (SPGI.US) 發布報告指出,川普關稅 2025 年將使全球企業損失高達 1.2 兆美元,保守估計僅三分之一由企業承擔,其餘三分之二將轉嫁消費者。
這項數據來自 9,000 家公司、約 1.5 萬名賣方分析師提供給標普的資訊。
報告作者 Daniel Sandberg 指出:「關稅和貿易壁壘就像對供應鏈課稅,把錢送進政府口袋;物流卡關和運費飆漲更是雪上加霜。」整體來看,企業利潤正被壓縮,這些成本分散到供應鏈各個環節。
消費者承擔三分之二成本
川普今年 4 月對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課徵 10% 關稅,並對數十個國家列出個別對等關稅。此後,白宮進行了一系列談判和協議,同時也對廚櫃、汽車和木材等特定商品或產業加徵關稅。
儘管政府官員堅稱出口商將被迫承擔較大份額的關稅,但標普分析顯示這種說法僅部分正確。
該公司表示,根據保守估計,這 1.2 兆美元衝擊中,僅三分之一將由企業承擔,其餘三分之二將轉嫁消費者。在總衝擊中,被分析涵蓋的企業受到 9,070 億美元影響,其餘則是未涵蓋企業以及私募股權和創投公司。
報告指出,消費者花更多錢卻買到更少商品,所以消費者實際負擔可能不只三分之二,而是更多。
白宮強調成本終將由外國出口商承擔
白宮發言人 Kush Desai 在聲明中表示:「關稅成本最終將由外國出口商承擔。雖然美國人可能面臨過渡期,但企業已經開始將生產移回美國,調整供應鏈。」
此外,有越來越多聯準會官員認為,關稅只是對物價的一次性衝擊,不會造成持續通膨壓力。標普研究人員發現,市場分析師也持相同看法。
市場預期企業利潤率今年將下降 0.64 個百分點,2026 年降幅縮小至 0.28 個百分點,2027 至 2028 年降至 0.08 至 0.1 個百分點。
取消 800 美元豁免是轉折點
報告發現,川普 5 月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額商品的豁免,是關稅衝擊程度的真正轉折點。這項豁免過去允許低價商品免關稅進口,取消後衝擊立即反映在航運數據、企業獲利報告和高管評論中。
Sandberg 指出,若樂觀看待,這波動盪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和供應鏈調整將被視為短期摩擦,而非對企業獲利能力的永久性傷害。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