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周五 (7 日) 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調查顯示,11 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逾三年新低,主要因政府關門延宕打擊經濟展望,加上物價壓力持續侵蝕家庭財務信心。
信心指數僅 50.3 創 2022 年中以來最低
根據密大初步數據,11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0.3,低於 10 月的 53.6 與市場預期的 53.0,創下自 2022 年 6 月以來最低水準,這項數據自去年同期已下滑約 30%,幾乎逼近歷史最低點。報告還指出,現況指數下滑至 52.3,月減逾 6 點創新低;未來展望指數降至 49,為六個月低點。
密大調查主管 Joanne Hsu 表示,隨著政府關門超過一個月,「消費者開始明確擔憂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而這波信心下滑遍及各年齡層、收入階層與政治立場。她補充指出:「消費者感受到個人財務壓力正從多方向而來,並預期未來勞動市場將持續走弱,自己也可能受到影響。」
密大調查顯示,個人財務現況評價降至六年新低,大宗消費品購買意願更跌至 2022 年中以來最差水準。有 71% 的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為去年同期的兩倍,而自評失業風險的比例也升至 2025 年 3 月以來最高。
政府關門導致數據真空 通膨預期分歧
由於美國政府關門導致官方經濟數據停擺,市場對密大信心指數等「軟性數據」的關注度提升。Hsu 指出,雖然高物價的「自發提及次數」已連續五個月增加,但中長期通膨預期反而略有回落。
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物價將上漲 4.7%,略高於前月的 4.6%;但五年至十年的通膨預期降至 3.6%,創三個月新低。這反映消費者短期仍感受價格壓力,但對長期物價走勢相對樂觀。
不過,部分市場評論者認為信心降幅過度。有外媒形容這份報告為「史上最悲觀版本」,並質疑「當股市創新高、房價與資產價值皆上升時,為何消費者信心卻跌回 45 年前水準?」
報告同時揭露政治立場差異創新高:民主黨與共和黨在經濟現況與未來展望上的信心落差達歷史紀錄,顯示政治極化已滲透至經濟感知層面。
勞動市場降溫 拖累家庭展望但消費仍具韌性
根據 ADP 研究機構本周發布的民間就業數據,10 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僅 4.2 萬人,為三個月來首度回升,但招聘步伐緩慢、企業裁員潮頻傳,使民眾對就業前景更趨悲觀。
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 北美經濟學家萊恩 (Thomas Ryan) 指出:「雖然政府關門暫時扭曲了經濟觀測,但即便在恢復後,消費者信心仍可能維持低檔。」不過他預期,美國民間消費仍將在本季保持穩健,因為近年信心指數與實際支出間的相關性已顯著減弱。
在股市創新高與就業市場降溫並存的「K 型經濟」格局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民眾的財富感與安全感出現分歧。高資產家庭因股市收益增加,信心反而提升約 11%;但中低收入族群則受高物價與政府停擺影響,消費意願明顯萎縮。
Hsu 強調,若政府關門持續,消費信心恐進一步下探。她說:「即便停擺結束,信心回升仍可能有限。」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