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引述汇丰环球研究发表报告指,中资航运商料将受到美国新港口费的严重打击;中远海控(01919.HK) 0.000 (0.000%) 沽空 $6.65千万; 比率 16.000% 及其附属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 0.000 (0.000%) 沽空 $2.69千万; 比率 18.664% 在2026财年可能面对总计逾21亿美元的美国港口费。相比之下,对於非中国海运公司而言,影响将「微不足道」。
美国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徵收的新费用,将於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只有中国建造的小型船舶和短途航行船舶可免徵港口费。新费用将影响中国船东、营运商以及中国建造的船舶。虽然美国方面还没作出最终宣布,汇研上日(8日)发布的报告作出预测。汇研维持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的「减持」评级。
相关内容《业绩》中远海控(01919.HK)首季净利润67.55亿人民币 倒退5.2%
汇研称,中远海控在2026财年可能面对高达15亿美元美国港口费,相当於它2026财年预测营收的5.3%和息税前盈利的74%。东方海外在2026财年则可能面对高达6.54亿美元的美国港口费,相当於东方海外2026财年预测营收的7.1%和息税前盈利的65%。
非中国海运公司只有在使用中国制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时,才需要缴纳有关港口费。汇研认为,它们拥有足够多的非中国制造船舶来规避美国新港口费用。目前,全球71%的集装箱运力(以标准箱计算)来自非中国制造船舶,而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航线的运力(以标准箱计算)仅21%来自中国制造船舶。2024年美国港口停靠(以吨位计算)中,仅有15%由中国制造的船舶停靠。马士基(Maersk)和赫伯罗特(Hapag-Lloyd)已在跨太平洋航线部署韩国制造的船舶。
汇研进一步称,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可以与达飞集团(CMA CGM)和长荣海运(Evergreen)等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的夥伴合作,在跨太平洋航线上部署更多非中国制造的船舶,同时在其他航线上增加运力。它们还可以选择绕过美国的航线,并依赖加拿大、墨西哥或加勒比地区(Caribbean)的转运,这可能会增加对支线航运服务的需求。(da/u)(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9-09 16:25。)
相关内容《盈警响号》中远海控(01919.HK)预告首三季纯利跌77.4%至220.6亿人民币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