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在「片区开发」模式下,投得项目的发展商会综合开发较大规模的地块,当中包括具商业价值的住宅和产业用地,以及公共设施用地。政府已提出三个「片区」试点,分别位於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和新田科技城。早前完成的市场意向徵集共收到22份意向书,有助当局敲定招标条款前了解市场看法。
发展局计划先为洪水桥「片区」於今年年底进行招标,而另外两个「片区」则计划於明年陆续推出。当局正因应市场意见,调整洪水桥「片区」的相关安排和要求,包括将私营房屋住宅用地由两幅增至三幅,以及取消要求投标者兴建一条主要道路以减少建设公共设施的要求,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片区」内有三幅企业及科技园用地,原本当局只要求成功投得片区的企业发展和营运其中一幅,其余两幅只需完成土地平整後交还政府。当局正考虑在标书提供选项,让愿意参与建设片区内更多产业用地的投标者,在「双信封制」的招标模式下为此额外承担而获得分数。另外,当局正考虑提供较长的建筑规约,以及较有弹性的地价缴付安排,包括分期支付。政府年底招标时会公布最终安排。
政府将灵活批拨北都内的土地,推动企业落户和投资。如果是采用招标方式,可因应情况考虑是否单纯看投标者出价,或采用「双信封制」方式进行招标。洪水桥「片区」倾向采用这种模式招标。这个模式将综合考虑非价格和价格建议,并按个别情况制订评审的比重和元素。为确保招标工作公开透明,评审准则会详列於招标文件,让投标者清楚理解项目要求和评分准则。政府会成立由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组成的标书评审委员会,根据《物料供应及采购规例》客观专业地评审标书。评审结果会提交予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辖下的中央投标委员会作审批。
对於北都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港深创科园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的招租工作,现时已经与近30间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及国际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就进驻河套香港园区深入磋商,其中相当部分已签署租约,预计首批涵盖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的租户将於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营运。港深创科园公司的招租工作正持续进行中,签署租约的企业和机构将会陆续有所增加。
港深创科园公司会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例如人才公寓、商业及其他附属设施,支援进驻企业及机构的营运。同时,公司正积极筹备在2026至26年度内展开「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培育计划」,为初创团队和企业提供资助和支援服务,发挥「以产聚才」的作用。此外,政府正探讨透过筹备中的北都专属法例为管理指定地区提供跨境流动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数据流和物资流等,财政司司长亦领导政策局制订优惠政策包,涵盖批地、地价、资助或税务减免优惠等,这些策略措施均有助吸引科研及高端制造业落户香港包括河套香港园区。(sl/d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