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信証券研報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7月住户存款同比多減7800億元;非銀存款同比多增1.39萬億元。數據反映出居民存款向金融產品轉移的趨勢,居民存款“搬家”或已開始。此外,M2-M1同比增速“剪刀差”收窄,反映資金活化程度提高,存款沉澱現象減弱。
“搬家”的資金流向何處?1)保險:保費增長,險資入市趨勢漸顯。2)理財:規模持續增長,“固收+”逐漸受青睞。3)股市:個人投資者加速開户。隨着股市行情回暖,個人投資者加速入場,與去年的“924行情”不同的是,本輪行情單週淨增幅平穩上升,資金入場更為有序。
從超額儲蓄的視角來看,中信証券測算2018年以後的超額儲蓄累計超過30萬億元,而2022年以後形成的5萬億元超額儲蓄,在短時間內更可能成為用於消費、投資的潛在資金。
從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視角來看,該行測算2025年可能有90萬億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設其中5%-10%的資金尋求更高的收益,則流出規模可能在4.5-9萬億元。“搬家”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進入權益市場,或傾向於以“固收+”類型的資管產品進行過渡承接,也能實現資金的“間接入市”。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