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中巨震,恆生科技指數今日低開高走,盤中一度跌近2%,隨後快速反彈,最新漲超2%,盤中續刷近期新高,最終收跌0.52%。
太猛了!南向資金無畏調整,延續買買買模式,今日爆買超百億。南下資金今年以來淨流入3139.24億港元,其中僅有6個交易日是淨賣出,其餘皆是淨買入,單日淨買入資金超過100億港元的交易日就有15次。
從具體流向看,截至3月6日,今年被南向淨買入阿里巴巴最多,達622億港元;騰訊控股緊隨其後,淨買入477億港元;中芯國際第三,淨買入163億港元;中國移動、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紅利股,年內淨買入額居前。
最近中國資產牛市味道濃烈!資金加速湧入,部分股票、基金迎來上漲。今年以來多個品種累計漲幅超過30%,主要以港股科技主題的ETF為主。其中,港股科技50ETF漲超40%,港股科技ETF、港股科技30ETF、港股互聯網ETF、香港科技ETF漲超38%。
ETF資金淨流入方面,截至3月6日,2025年以來淨買入最多的股票型ETF是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年內淨流入達到74.84億元;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創新藥ETF年內分別淨流入44.45億元、40.96億元。A股方面,資金淨買入最多的股票型ETF是華夏機器人ETF、易方達人工智能ETF,年內分別淨流入達到57.76億元,49.25億元。
中金公司認為,隨着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A股市場已過重山,底部大概率已經出現,下半年市場表現有望好於上半年。
近期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態度發生逆轉!摩根資管喊話,中國資產重估的過程才剛剛開始,遠未結束。摩根資管認為,隨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市場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的過程——即在估值提升的同時,企業盈利也逐步改善,從而有望推動市場進入一個較好的投資階段。
對於港股市場,國泰君安證券指出,本輪港股優質成長重估主線尚未走完,在總量預期步入“確定性平穩”的情況下,有助於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成長估值仍有向上空間。當前,國內重要會議與總量政策預期落地,對於港股市場,總量政策符合市場預期,且2025年首要工作任務定調“擴內需”、“加快補上消費短板”的表態將有助於提升市場承擔風險的意願;“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目標意味着決策層對支持科技產業發展重要性的確認,“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則有助於港股市場後續穩定類增量資金的進入,綜上而言,內在邏輯的確認,對後市的驅動力與影響有望提升。配置思路上,港股重心在內部邏輯夯實走強相關的科技與內需品。主線仍在港股優質成長方向,包括互聯網/半導體/通信/醫藥等,此外,關注受益於政策支持的家電/汽車/平價與服務消費等,高分紅品種仍有望受益中長久期資金入市。中期維度,看好港股優質成長估值重估主線,並重視2025年港股市場定價權體系的重塑。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