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早盤集體下跌,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19%報3969.05點,深成指跌1.27%,創業板指跌1.51%,北證50跌2.3%。滬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額12311億元,較上日縮量1674億元,全市場超3600只個股下跌。
盤面上,銀行板塊走強。銀行ETF指數基金、銀行ETF易方達、銀行ETF南方、銀行ETF天弘漲超2%;銀行ETF基金、銀行ETF、銀行ETF龍頭、銀行ETF指數、銀行AH優選ETF漲超1.7%。
從基金持倉看,興業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三季度基金重倉持股銀行比例下降至1.49%,低配比例擴大,機構持倉較重的標的被減持幅度相對更大。2025年三季度基金合計重倉持有A股銀行市值308億元,重倉持股總市值20616億元,基金重倉銀行比例為1.49%,較二季度下降2.41個百分點,重倉銀行比例低於行業標配4.38個百分點,低配比例較二季度(低配3.93個百分點)擴大。個股方面,2025年三季度銀行個股持倉市值普遍下降,機構持倉較重的標的被減持幅度相對更大。
銀行個股持倉市值普遍下降,機構持倉較重的標的被減持幅度相對更大。銀行個股持倉方面,本期前述4類基金合計重倉銀行市值排名靠前的依次是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等。本期持倉市值上升相對較多的個股有齊魯銀行(+0.33億元)、瑞豐銀行(+0.15億元)、西安銀行(+0.03億元)、無錫銀行(+0.02億元)、蘇農銀行(+0.02億元);持倉市值下降較多的個股有招商銀行(-73.49億元)、江蘇銀行(-50.59億元)、杭州銀行(-33.51億元)、寧波銀行(-25.65億元)、成都銀行(-23.97億元)。
從基本面看,上市銀行2025年三季度核心營收改善,規模增速略微放緩,息差同比降幅收窄,資產質量保持穩健,多家保險機構在三季度增持銀行。具體來看:
1)業績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營收同比+0.9%,歸母淨利潤同比+1.5%,營收增速放緩主要受投資相關收入拖累,但核心營收淨利息收入增速邊際改善,利潤保持穩步增長。
2)規模方面,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總資產同比+9.3%,貸款同比+7.8%,信貸增速略微放緩,其中國有大行對公投放為主,票據衝量現象好轉,股份行經營景氣度相對較弱,城農商行受益於優質區域景氣度上升,貸款提速增長。
3)息差方面,以期初期末累計口徑測算,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整體淨息差1.35%,同比-12bp,同比降幅收窄。其中,資產端定價持續下行,趨勢有所放緩,負債端成本持續改善託底息差。
4)資產質量方面,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不良率季度環比持平至1.23%;撥備覆蓋率環比-2pct至236%。資產減值方面,得益於存量風險的出清,減值壓力整體實現邊際改善,但部分國有行及城商行保持較大的減值力度。
5)多家銀行公佈中期分紅。多家銀行公佈中期分紅預案,興業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等多家銀行首次實施中期分紅。
6)多家保險機構在三季度增持銀行。平安人壽新進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國人壽新進南京銀行和工商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東吳人壽和泰康人壽新進常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另外中信銀行、蘇州銀行等三季度也被保險機構增持。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