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發表報告,稱未來數年中國大量向海外輸出商品的情況將會有所改變,雖然包括鋰電池及太陽能組件在內的一些行業可能即將減少產量以更好地適應需求,但電動車及鋼鐵的產能過剩問題暫無法緩解。
高盛研究貢獻中國經濟增長近四分之一的七個製造業,包括太陽能組件、鋼鐵及冷氣機,當中五個製造業的產能高於全球的需求,預計要到2028年供求關係才會重新取得平衡,利潤將會恢復,而中國對全球的供應將急劇減慢。
高盛表示,中國太陽能模組產能目前相當於全球需求的200%,鋰電池產能相當於全球需求的150%,雖然太陽能組件及鋰電池的供求將迎來轉捩點,但電動車及混合動力汽車要達供求平衡,還需要多兩至三年的時間。該行預計中國製造的鋰電池及太陽能組件的海外供應市佔率或減少19%,相比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增幅高達40%。至於電動車、冷氣機及混合動力汽車的增幅可能為4%,雖較前幾年的增幅有所放慢,但仍在增長當中。
高盛認為,中國製造商正先行調整未來增產步伐,以應對盈利能力欠佳以及美國與歐盟市場准入限制的不確定性。(mn/a)
AASTOCKS新聞